|
高架工程雄伟壮丽,人们往往将其与男性形象联系在一起,想当然地以为建设者也都是一些五大三粗的汉子。其实,深入工地一线,“半边天”们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尤其在支架搭设、钢筋绑扎等施工环节,他们比起男性工友毫不逊色, 甚至因其特有的细致和耐心,在质量创优和安全生产中更占优势。
11月30日,在东环路与青年路东延线枢纽,笔者就遇上两位女性工友——杨小伍、张文海。她们来自云南的同一个山村,俩人的姓名很男性化,干的也是人们观念中该男人干的活——做架子工。最近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她们正常施工作业。
杨小伍30岁出头,典型的大西南女性身材,一米五左右身高,体重仅80斤,可她扛起40斤重的3米长支架立杆时健走如飞。地上堆满杆杆杠杠,可她会迅速而巧妙地避开,找到自己能稳稳立足且迈步的地方。据她自己介绍,她每天要扛运并且安装这样的立杆几百根。
张文海年纪稍长,40多岁,有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大的已经20岁。提到孩子,张文海说再苦再累也有劲头,何况每天能挣200多块钱,在她看来已经不少,放在老家,算是高收入一族了。能凭自己的劳动供养孩子读书,张文海脸上是满满的幸福和自豪。
来源:盐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