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市场价值越来越理性回归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2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5 10:4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信息监察员

    323

    主题

    346

    帖子

    184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3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9-23 16:0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盐城
    据媒体报道,几年前,杭州有一家人卖掉当时唯一一套房子,拿了150万元,用120万元供女儿小林留学。随后,又用30万元加积蓄做首付又买了套180万元的房子。6年后,一家公司只给海归小林开出月底薪2000元的条件,而小林家新买的房子涨到了400万元。
      海归文凭贬值,留学回报率降低,这些早就是公认的事实。被围观的海归故事,尽管情结各有不同,但大致脉络却大同小异。无非是当初花费巨资出国留学,而今学成归来却处处碰壁,收入微薄之外,又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和小林一样花掉百万,也并不是所有的海归都和小林一般底薪两千。当舆论动辄将“海归”看做是一个整体进行叙事和评价,便注定会忽略掉这一群体内部巨大的差异性。事实上,出身海外名校的精英海归,时至今日仍然身价居高不下。说到底,简单断定“海归贬值”,并没有太多意义。留学生个体的素养,才是决定性的。
      当人们谈论“留学变得越来越不合算”,无疑应该厘清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留学正变得越来越容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留学已成为了一种产业化的生意。而与此相对的,是近年来中国学生进入欧美名校越来越难。由此可见,“中国留学生”的内部差别和分层,相较于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得多。极少数顶端人才,与大多数寻常学生,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全社会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海归即优秀”的刻板印象,带来了太多的套利空间。不少资质平平的学生海外镀金一番,回国后便行情看涨,这本身就是个极不正常的现象。如今,所谓“海归贬值”,很大程度上可算是人力市场的理性回归。真正优越的优质海归仍然招人稀罕,而那些投机庸碌之辈却已好景不再。
      是出国留学还是读国内大学,在当今语境下,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选择,已经没有绝对化的优劣之分。说到底,还是得由教育效果,而不是教育经历来界定一个人的市场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