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妈妈心疼,七大改善秘诀送给你!

[复制链接] 1
回复
13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聊天灌水

249

主题

730

帖子

17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48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6-1 10: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盐城
宝宝总是涨红着脸、不断哭闹却还是无法顺利解便?妈妈们总是手足无措、心疼不已。是什么引起的便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呢?

 宝宝便秘的症状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当食物经过胃肠的消化与吸收后,其余残留物与水分大部分会被大肠吸收,最后形成大便并储存于直肛部。陈慧文医师指出,宝宝排便通常一天1~3次或是2~3天一次,这都属正常范围,但每个宝宝的发育速度、生理状况并不相同,因此,既要依据其排便的频率,又要根据大便的形态来判断,譬如:宝宝天天排便但每次都是又黑又硬的大便,导致宝宝排便不顺或甚至肛门出血的情况也是可能发生的。建议爸爸妈妈应依照宝宝个人的状态去衡量其正常与否。当大便堆积于直肛部一段时间后,便成为又黑又硬的宿便。陈慧文医师表示,当直肛部不正常堆积过多大便,能明显看出宝宝下腹变大、触感变硬,且宝宝会因腹部的不适而产生哭闹、难以安抚,甚至是食欲下降的现象。

 有效改善宝宝便秘问题
  排除病理性所引起的便秘问题,便秘多与饮食相关,所以要改善此问题,需从饮食调整做起。除此之外,若宝宝受便秘所苦,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腹部按摩及肛门口刺激,帮助宝宝排便。陈慧文医师表示,若宝宝因排便时的疼痛,而造成不敢大便,或是硬梆梆的大便致使肛门受伤造成肛裂等恶性循环时,应配合医嘱使用口服药物等其他治疗。
  1.正确冲泡奶粉
  不同品牌奶粉的用量、量匙大小都会有所差异,所以一定要依其标示的冲泡方式、比例调制。
  2.听从医嘱使用乳果糖(LACTULOSE)
  乳果糖是一种化学合成的双糖类,是一种缓泻剂多用于慢性便秘。陈慧文医师说明:“乳果糖可分解成有机酸降低胃肠道的酸碱值,增加大肠水分滞留,使大便膨胀并刺激排便。”一般医院处方多为液状,市场上也可买到粉末状,遵照医嘱使用,其效果温和且很少合并其他副作用,最多仅有腹泻症状,需服用2~3天才会出现效果,但因为其原理也是刺激肠胃,不建议长期使用,请务必跟专业儿科医师或小儿肠胃专科医师讨论。
  3.灌肠
  通常是便秘情况无法通过调整日常生活饮食、物理治疗与药物服用得到改善,才会使用灌肠这个不得已的方式。灌肠主要也是润滑效果,能让硬硬的大便顺利排出。陈慧文医师指出,医院会使用较温和的生理食盐水进行灌肠,对小宝宝来说,一次挤1至2毫升就足够了,市面上销售的甘油球效果太强,不建议给2岁以内的婴儿使用。
  4.添加蔬菜水果
  对宝宝来说,摄取奶类以外的食物,肠胃必定会有适应问题。一般而言,富含水分或纤维质的果泥、蔬菜泥,相对而言可促进肠胃蠕动且不易便祕,但宝宝成长所需,最重要的是均衡饮食,当开始给予红肉类食物,不妨同时添加深绿色蔬菜及各类适合宝宝年龄的水果,以降低便秘的可能性。
        5.腹部按摩
  通过腹部按摩可促进肠胃蠕动、排便。将婴儿专用乳液或婴儿油,倒于手心上并搓热,再涂抹在宝宝腹部,然后,用指腹沿着肚脐周围,顺时针画大圆周或小圆周(肠胃蠕动是由右到左,所以爸爸妈妈面对宝宝时,可尽量顺时针按摩)。另外,陈慧文医师建议,虽然一般护理指导建议一次可按摩5~10分钟,但宝宝不一定能够有这样的耐性,因此她建议,“随时想到就可以在宝宝空腹的时候按摩,而且加强对下腹部,特别是在肚脐下方的直肛部位的按摩。”
  6.刺激肛门周围
  排除新生儿阶段的排便特性,若宝宝超过3天仍然无排便,可以使用圆头的肛温计,或是买干净的手套(建议使用医疗手套),沾凡士林润滑,在肛门皱摺处上、下、左、右刺激排便感,注意施力,以不弄痛宝宝为主,一天可做2~3次。
  7.听从医嘱服用软便剂
  医师开立软便剂,往往是在便秘已经造成宝宝明显不适或肛门受伤、流血的时候,短时间内不得不采取的方式。陈慧文医师指出,使用软便剂的最终目标是趁这段时间养成良好饮食及排便习惯,当不再使用药物时也能正常排便。
  适当预防治疗避免给宝宝留下坏印象
  “临床上有些爸爸妈妈长期帮宝宝灌肠,甚至挖大便,反而容易造成宝宝心理上的压力与恐惧。”陈慧文医师指出,门诊中,有些宝宝从躺上床、打开尿布的瞬间,仿彿便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继而嚎啕大哭、极力反抗。另外,若因宝宝便秘情况持续未改善,而经常使用灌肠的救急方式,可能造成肛门括约肌长期外力刺激而失去自主便意反应。陈慧文医师提醒,当便秘持续到宝宝1岁大之后,宝宝已有认知且感受更加敏感,累积的心理压力、经验,会让他不敢排便,反而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她建议,“预防便秘最重要的是饮食调整,而均衡饮食习惯应从小培养,另外,若宝宝长期需要通过激烈的方式,才能改善排便状况,则应交由专业儿科医师或小儿肠胃专科医师作出诊断。”若为疾病造成,早发现早治疗对宝宝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9-1 13:49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社会热点

    932

    主题

    2149

    帖子

    664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沙发
    发表于 2017-6-2 15:26:38 | 只看该作者 IP:江苏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