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宝宝为何惊叫

[复制链接] 0
回复
13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3 09:4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社会热点

    355

    主题

    1185

    帖子

    29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94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1-8 08:3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盐城
    睡眠与孩子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促进身高增长。但经常有家长诉说孩子入睡后会突然哭闹,说梦话,还伴有动作等,一夜有时发作数次,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焦虑不安,总是怀疑孩子受到惊吓了,要不就是孩子缺钙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导致的,一趟趟往医院跑,也没查出啥毛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孩子是患上了睡惊症,睡惊症也称夜惊症,指在深睡眠期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的第Ⅲ、Ⅳ期突然发出尖叫或呼喊,伴表情惊恐、自主神经症状和动作行为表现。常见于4~12岁儿童,发病率约3%-5%。多在入睡后的0.5~2.0 小时出现。表现为突然坐起、手腿舞动、尖叫、哭喊、眼睛圆睁、四肢紧张,常有不能理解的自言自语,神情十分紧张、恐惧,意识呈朦胧状态,且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出汗、瞳孔扩大、皮肤潮红等自主神经症状、呼之不应,一分钟或数分钟后常能自行缓解并继续入睡。发作时拒绝任何身体接触,很难被叫醒,即使被叫醒也显得意识不清,定向力障碍。次日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或仅部分记忆,无完整生动的梦境。

      睡惊症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睡惊症约一半有家族史,这种儿童在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下较易发作。
      2、心理因素:一些心理刺激因素和凡使儿童心理受到不良刺激的事件都可能引发夜惊。如看到或听到恐怖的事情、受到严厉的批评、恐吓、突然与父母分离、发生意外事故等。夜惊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与儿童的年龄、性格有关,年幼、敏感、胆小的儿童易发生。
    小儿夜惊大部分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发育的完善,大部分夜惊现象会自动消失,但频繁而严重的夜惊发作,或者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良好的护理对治疗儿童夜惊症十分重要。
      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儿童保持良好情绪,给儿童以安全感;
      2、让儿童在入睡前30-60 分钟保持安静,不要嬉闹、看电视、玩电脑和做作业等;
      3、家长对儿童不良行为进行限制时应注意教育方式,不宜用粗暴的态度、恐吓的语言,避免增加儿童的情绪反应;
      4、对于性格内向、胆小、喜欢依恋父母的儿童,应注意了解他们害怕、苦恼或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帮助儿童树立白信心,改善亲子关系勇敢面对所发生的问题;
      5、消除家长对儿童的过分溺爱心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