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买房焦虑”该重视

[复制链接] 0
回复
14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5 10:4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信息监察员

    323

    主题

    346

    帖子

    184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3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4-26 10: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盐城
    近日,盐城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的不少大学生电话联系我,焦点热议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在校大学生可“自愿缴存”公积金、为日后买房缓解一些压力事情。他们作为大学生,不少也为江苏高校还没有这个举措而慨叹。确实,如今大学生也可以缴公积金成为最热的校园新闻。

    没有直接收入的大学生,也去缴纳公积金,其实对应的是那份未出校园的买房焦虑。
      

      
    一般来说,缴纳公积金2年以上,就能在买房时享受比商业贷款利率更低的公积金贷款。于是,大学生早交公积金,就有早买上房的那份可能性,虽然面对毕业后的不确定和上升的房价,将来能不能用上公积金,还有很大的未知数。
      
    买房的压力,层层传递到了象牙塔里;买房的焦虑也传导到了图书馆里的学子。刚刚摆脱高中三年的“题海”,进入大学校园,连高等教育、自身专业的门径或许都没有摸到,就要面对缴纳公积金的焦虑。
      
    拼博、奋斗、冒险,本该属于青春的特质,却被房价、公积金提前烙上了一道焦虑的折痕,未来的可能或许被重重锁定。
      
    可以理解武汉、成都等大都市职能部门推出这一政策的善意,希望通过尽早缴纳公积金帮助大学生早日完成安家之梦。然而,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责任还是学习、熟悉社会,为事业起飞做好准备,买房的焦虑,不应属于这个年龄段。
      
    事实上,高房价之下,还没走出校园,就开始焦虑,是很多学子的真实人生写照。此外,大学教育的普及化、毕业生向大都市集中,又将这种焦虑放大,成为一个社会议题。
      
    破解这个焦虑,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住宅应该回归其居住功能,不应再是资本追逐的猎物。也只有在源头上彻底阻击房价飙升,让每个大学生不再被房价预期压弯了腰,才能缓和这种焦虑,恢复对自己人生的满满自信。特别是要破解,过去这10多年里因为房价飙升而形成的“现在不买房,今后就买不起”的心理预期。买房回归人生的正常安排,而不是奋斗的唯一目标。
      
    另一方面说,这一代大学生不必自怨自艾,认为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其实,每代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挑战和机遇,当然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即便在过往,未婚青年住集体宿舍、几代人挤一居室也是常态。从长的历史维度看,没有哪一代的青春是轻松的。
      
    房价高的压力之下,买房正在成为一代大学生的焦虑,甚至异化为了他们的唯一奋斗目的。对于这个严肃的问题,全社会必须正视,让大学生以学业为重,别让买房焦虑提前占据了那些学习的时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