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更需关注

[复制链接] 1
回复
143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5 10:4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信息监察员

    323

    主题

    346

    帖子

    184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3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4-28 17:0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盐城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早就收到社会各方的密集关注!

    如今“空巢青年”也正成为受到热议的新词。2016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总数为2000人的网络调查。调查中,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相关报道认为,目前我国这类年轻人大多在20岁至39岁,有2000万人之多。

    “空巢青年”与“空巢老人”相对应,都是指家庭空寂、独居的群体。只不过,有别于子女成年离开后被动“空巢”的老年人,这些年轻人是主动选择离开家乡、告别父母,来到城市打拼的。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空巢青年”更多地是指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特定人群,那些单身有房或者已婚租房、已婚有房的离家进城青年则被排除在外。也就是说,此类青年之所以会被称为“空巢青年”,除了离开原有家庭这一共同特征之外,还必须是单身且无房的。当这两种困难中的一个被解决掉,这名青年也就自动退出了“空巢青年”之列。

    细究“空巢青年”的内涵与外延,我们不难发现,在各国通往工业及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道路上,经常看到此类青年的身影。

    近现代社会开端于工业化大发展,农业逐步让位于工业、信息产业或第三产业。这一大转变是城镇化迅速扩张的开始,也是大量人口迁徙的开端,其中的主力军正是20岁到39岁的青壮年劳动力。面对如潮水般涌入城市的单身青年,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由措手不及到合理安排的发展历程。以美国为例,在19世纪的全面工业化时代,城市人口每10年增加40%至50%,其结构同今天的中国一样,也是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小城镇流动到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为主。飓风般的高速发展带来财富与进步,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在社会学家沃德的“社会导进说”影响下,在“进步运动”推动下,美国企业界发动了“社会福利运动”,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正视并有效解决与当时美国“空巢青年”相关的住房、失业、工伤保障等社会问题。

    我国台湾地区也遭遇过此类问题。其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起飞开始,工业人口骤增,且年龄小、文化程度低。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他们首先引入企业社工来解决这些青年在心理、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随后出台多种政策,形成了一整套的咨询辅导、福利服务模式。

    面对“空巢青年”,我们可以借鉴欧美经验,也可以向台湾地区取经,通过大力发展企业社工及社会福利,帮助他们度过成家立业前这一段较为艰辛的时光。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各式各样新颖的通信工具层出不穷,为“空巢青年”摆脱心灵孤寂、建立同伴群体、获得社会资源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总的说来,“空巢青年”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有针对性的帮扶,而不是过度悲情化的解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1 00:11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社会热点

    1799

    主题

    524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我的微信公众号:二民说事,欢迎添加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571
    沙发
    发表于 2017-4-28 17:56:44 | 只看该作者 IP:
    我的微信公众号:二民说事,欢迎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