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肠套叠的病因常见的为6~12月幼儿的小儿肠套

[复制链接] 0
回复
17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聊天灌水

95

主题

486

帖子

10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77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7-1 10: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盐城
宝宝得肠套叠的病因
常见的为6~12月幼儿的小儿肠套叠。一般无明显原因,因而称为自发生肠套叠。6~12月往往是幼儿断奶及改变食物的年龄。

有人认为随着食物的改变肠道内细菌也起变化,易引起粘膜下Peyer斑炎症肿胀而诱发肠套叠。幼儿肠套叠大多发生在末段50cm回肠,该处Peyer斑也最多。

肠套叠由三层肠壁组成:外壁为鞘部,套入部又由最内壁和反折壁组成。套入部的最前端为顶部,鞘部的开口处为颈部。套入部系膜血管为鞘部挤压而使套入肠管充血、水肿以至坏死。

肠套叠发生后,只要肠系膜够长且肠管可活动,套入部的顶部可继续向前推进到左侧结肠。

按套入肠的顶部和外鞘颈部肠段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按照Perin和Lindsay的统计,最多见的为回盲型,占39%;其次为回结型31.5%;回回型6.7%和结结型4.7%,其余为少见类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