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鲜活的河虾煮黄豆仁,味道很好,多吃些吧”,说着她用筷子又挟2只虾放到他碗里,这是2017年10月15日午饭时分的事。不知情的人会以为他们是父女,其实他们是一对夫妻。
丈夫是69岁的顾克洲,妻子是48岁的魏清。他们住在阜宁经济开发区光明村,于2013年6月4日领证成为合法夫妻。这对夫妻的结缘经过很感人——
苏南巧遇老乡
2002年2月,阜宁居民魏清离婚后来到苏州市一家企业食堂当厨师。一个多月后,她常看到一个貌似熟悉、操家乡口音的姑娘。有一天晚上,这姑娘来吃饭时,魏清上前询问,发现是阜宁光明村的顾小丽,和她家所在的劳动村仅相距两里多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魏清对小丽家庭身世有了更多了解。
1992年2月21日中午,年过四旬、双目失明的顾克洲从吴滩集市回家,在路上,听见路边有婴儿啼哭。其他路人说,路边草丛里有一女婴,怀中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1992年2月19日上午9时许出生。“这孩子怪可怜的。”顾克洲没娶妻无子女,便抱回养育,并依法申报了户口。
顾克洲身世也很坎坷,6岁时双眼患病,治疗没有效果,不久双目失明。顾克洲与收养的小丽相依为命。读完初中后,因家贫,小丽把高中录取通知书压入箱底,踏上打工路。
小丽从懂事起就对养父十分敬重。“如果不是遇到养父把我捡回,或许我早就没了……”魏清对小丽的身世十分同情,两人走得更近了。
一诺千金不食言
2008年,顾克洲身体不适,小丽把养父接到苏州医院检查,确诊是中度脑梗,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小丽将打工积下的2万多元拿出为养父治病。一边服侍老人,小丽一边还抽空打零工。魏清也时常去看望。顾克洲身体恢复后,为让女儿安心上班,决定回老家独自生活。
2009年5月,魏清离开苏州,到金坛市一家镇办养殖场工作,后在金坛买房定居。2009年8月一天,小丽打电话告诉魏清,父亲病复发了,正在苏州医院治疗。魏清借了1万元专程送给小丽。
养父出院后,小丽挣钱心切,被人诱去搞传销,因传销于2010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得知这个消息,魏清赶忙专程赶到南通女子监狱探望。小丽泪流满面,说愧对阿姨的教诲,并央求魏清代为照看养父。魏清含泪答应,并再三嘱咐小丽好好改造。
“既然答应了,就不能说话不算数”。魏清因工作原因走不开,索性把顾克洲接到金坛照应。顾克洲时常大小便失禁,魏清便请假带着顾克洲去南京、上海等地医院治疗。经过治疗和精心照顾,2年后,顾克洲身体变得硬朗。
以身相许结连理
2013年4月,小丽刑满释放,来到魏清住处接养父,并沿袭家乡习俗,跪在魏清面前磕头以示感激。考虑到小丽经济困难,魏清征求顾克洲的意见后继续将他留在身边照应。
孤男寡女常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风言风语。魏清74岁的父亲听知道后专程来金坛,还打了魏清两耳光。那时,魏清兄妹正为她张罗对象,正准备让她回家相亲或完婚。
“面对家里人劝阻,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小丽没结婚成家,欠外债,没办法照顾她养父。而我每月三四千元工资,除去为老顾治病的钱,生活还过得去,而且我从心底里可怜他一个人没人照顾。”为此,魏清决心嫁给老顾。2013年6月4日,两人在阜宁县民政局办理了结婚手续。
“最美家庭”幸福满满
2014年4月,因工业项目依法征地拆迁,实行土地换社保,顾克洲领上固定生活费,有了安置房,还被纳为低保户。魏清则全身心照顾好丈夫。如今夫妻二人生活得很开心。小丽今年结婚成家,小两口常来看望父母。
2016年8月,顾克洲患上轻度中风留下后遗症,双腿不能长时间站立,双手失去功能。魏清悉心照顾,无怨无悔。
魏清的家庭多次被阜宁经济开发区妇联、文明办表彰为“最美家庭”“文明户”,魏青两次被表彰为“好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