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家园
群组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01
盐城网事
02
休闲灌水
03
房产楼市
04
美食天地
05
我要结婚
06
亲子乐园
07
旅游休闲
08
拉风汽车
09
精彩活动
10
文坛雅苑
11
分类信息
12
情感交友
13
休闲娱乐
14
公益风采
15
家装频道
16
户外运动
17
教育医疗
18
电脑数码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论坛导读
›
休闲灌水
›
帖子
返回列表
秋田满满有机减盐酱油 40%盐减工艺 减盐不减鲜
[复制链接]
0
回复
747
查看
佳偶积断
佳偶积断
当前离线
积分
3489
该用户从未签到
聊天灌水
909
主题
909
帖子
3489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3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51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510 积分
积分
3489
串个门
发消息
加好友
打招呼
楼主
电梯直达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10-9 09:49:5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IP:浙江杭州
宝宝开始接触牛奶以外的食物后,往往对各种食物都抱着尝"鲜"的好奇态度,宝妈们为了满足宝宝的味蕾需求也是费尽了心思,比如利用各种调味剂来增加辅食的鲜味儿,像酱油之类的调味料。但并非所有酱油都适合添加到宝宝的食物中哦,在酱油的酿造过程中,盐是主要成分之一,我们都知道,食盐中含有大量的Na元素,由于2岁以下的宝宝肾脏功能还未发育完善,过多的摄入Na会增加宝贝肾脏的负担。宝宝不完善的肾脏无法排出血液中过多的盐,会导致过多的盐滞留体内,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所以一般的酱油并不适合给宝宝吃。提倡宝贝低盐,不是说吃盐越少越好,盐过也少会造成钠在体内不平衡,影响宝贝的食欲。因此,为了保证宝贝的健康,制作的饮食要清淡,略有咸味最好,所以增添一定的酱油也是必要的。
秋田满满为了研发一款适合10个月以上宝贝食用的有机酱油,经过对比和检测分析超过10家的产品,甄选有机原料,经过农残等检测,18种制作工艺对比,最终找到了40%的薄盐工艺,在保持原有鲜香的同时达到目前酱油酿造的减盐底线,添鲜不增负担,满足宝贝味蕾需求,通过三国权威有机认证、三项国际认证最终上市。
零化学添加剂,原料有机
"满满"一直坚持天然无添加的健康原则,在酱油酿造过程中不添加食用香精、食用酒精、色素、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严选东北非转基因大豆和山东有机小麦,大豆粒粒饱满,酿造出来的酱油滴滴浓稠;有机小麦富含碳水化合物 、淀粉和氨基酸,保障鲜味的基础上给宝宝的成长发育添砖加瓦。酿造秋田满满有机酱油的水源选用的是富含矿物质的优质山泉水,经过层层过滤,从源头保证酱油的品质。
古法酿造,减盐不减鲜
秋田满满采用40%减盐古法酿造工艺才酿造出这款有机减盐酱油,保留了食材原有的鲜香和营养成分,在这前提下把40%减盐工艺做到目前酱油酿造的减盐底线,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食用盐的添加,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做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古法酿造酱油210天发酵之后在进行二次发酵,鲜香味醇,酱香浓郁,口感清淡,轻轻一滴即可丰富美味。不会对宝贝的肾脏造成负担,还能加强宝贝的进食欲望,妈妈每次添加三滴酱油就能够达到提鲜效果,简直是宝宝胃口大开的利器。
多维营养,促进宝宝发育
秋田满满有机酱油不仅味道醇香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满满"有机酱油里含有钙 、铁 、锌、蛋白质等帮助宝宝全面发育的营养物质,同时,这款酱油还含有人体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epa,多维营养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全面护航。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WS/T578),6个月至1岁钠的适宜摄入量为350毫克/天,1-4岁为700毫克/天,4-7岁为900毫克/天,7-11岁为1200毫克/天,之后才与大人相差不大。秋田满满酱油每100g仅含钠495mg,钠含量远远低于标准摄入,10个月以上宝贝的妈妈可以放心给宝宝添加。拌面、煮粥、炒菜来上三滴酱油提鲜,为宝宝带来更多惊奇体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08-2017 盐城盐邦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2
苏ICP备1603977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020200013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