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1-17 16:48 |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社会热点
金牌会员
 
- 积分
- 1625
|
对阜宁"一技花"事件,《人民日报》昨晚连发两篇微论。
想必在今天,只要上网的朋友,就会处处看到这类新闻评论标题:“‘领导有特权插队’是官僚思维作祟”“‘领导有特权’提醒重构权力伦理”……这些网站所处的区域,可谓是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换而言之,这又是一场政府危机公关事件。
但这次事件很不寻常:首先,它是一桩当地政府已经用最快速度处理过的事;其次,事情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且迅速扩大,是在三天之后。本已成“冷饭”,怎么突然被热炒?我们从头聊起。
最快速度来处理
7月14日下午4点多,在江苏盐城市阜宁县交警大队违章处理中心窗口,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和前来办理业务的男子争执起来。在争吵中,她拍桌子、手指来办事的人,还称“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
当天晚上,被拍下的视频就传到当地的论坛上,开始疯传,但范围只限于本地。
相关部门的反应,不可谓不快。第二天上午,阜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总支委会,作出对这名女性工作人员予以辞退的处理决定,并向社会发布《关于对违章处理中心工作人员焦爱芹的处理决定》。
这个决定中称:“经查,7月14日下午4时37分,工作人员焦爱芹在接待个别群众过程中,不按叫号系统顺序进行办理,私自先接待插队的其他办事人员,并与办事群众发生口角,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
焦爱芹此人,蛮横、狂妄、势利,实在叫人看不下去。今天各大媒体的评论,早就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进行过批驳。这里就不跟骂了,还是就本文的主题,继续聊下去。
应该说,从发现这事,到做出处理决定,阜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其实只用了一夜,不可谓不快。但就这样,还是出了事。
怎么再成热点?
7月14日是星期五,处理焦爱芹的日子在7月15日,也就是周六。直到7月16日,也就是周日,以及7月17日白天,这事似乎已平息下去,没太大波澜。
但到了7月17日傍晚时,突然间又火了。
从大约去年下半年起,和以往的论坛、微博、微信公号以图文为主相异,另一类自媒体迅速崛起:视频。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视频加图文,一对之后,人们发现一个值得推敲之处:焦爱芹口口声声称“领导有特权”。整个事件因此人插队而起,怎么在阜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完全没提及?
借用一下今天相关媒体的评论:“政治学上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权力源自哪里,就对哪里负责。从根本上说,干部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所赋,也理当为民所用。”网民纷纷在问:此人究竟是何身份?凭什么插队?
要是单从焦爱芹叫骂办事群众这事来看,性质恶劣,影响不小。从后来又新发现的角度来看,却不光反映了她本人势利的问题,还折射出更深刻的问题。
昨晚,人民日报发表微论:“那个插队享受特权的人员是何方神圣?该受到什么样的问责?”寥寥两句话,将网民心中所想,问了出来。这事一举为全国关注,只怕当地政府也是始料未及吧?
再想蒙混过关,恐不现实
首先,这起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
中央专门出台了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已经好几年了,正面反面的例子,已经有不少。有些职能部门有些人仍然我行我素,“重官轻民”,唯权力马首是瞻,当然要叫人心寒。
在这种背景下,焦爱芹居然欺下媚上,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排队办事的人大骂,还发出“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这种谬论,被辞退,丢了饭碗,也是活该。
根据推测,她嘴里说的“领导”,十有八九是只“苍蝇”。但此人心安理得地插队,又悄悄藏着,才是叫人担心之处。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公关危机,怎样做到公开公正,并迅速化解危机,考验着当地政府的应对能力。
遇到危机,能快速反应,是值得肯定之处。但在新媒体发达的现在,光迅速处理,并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一五一十地把真相告知公众。这里也要忍不住跟着问:此人到底是谁,何种身份?究竟是焦爱芹势利,主动给予“服务”,还是事先示意?
“挤牙膏”是政府危机公关的大忌。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就算在舆论压力下,把所有事实都说出来,这事也已对整体公务人员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舆论压一点,就挤一点“牙膏”,这是政府危机处理的大忌。
既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也要尽可能把事情说清楚,对相关人等进行公正公平的处理,这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否则的话,在规则和平等意识不断增强、自媒体发达的今天,类似“领导有特权”的事,还会再次发生,还会再让自身处于困境,想蒙混过关,只怕很难很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