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宝宝高兴时,会对着某人或玩具自己连续发声。
1.婴儿具有十分敏锐的感知人类语声的能力。他能对声音,尤其是女性的声音,给予特殊的关注,并能做出回应。妈妈可以利用每次与宝宝接触的机会与他说话,“宝宝饿了”、“宝宝吃好了”、“宝宝洗澡了”。看到宝宝的微笑、“回应”,妈妈要及时回应,并以触摸表示鼓励。多创造语音环境,既能让宝宝熟悉亲人的声音,又能让宝宝保持愉悦心情。
2.平时,妈妈要注意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富有变化的语调与宝宝“交谈”“说话”,要养成与他说话的习惯,见到什么就说什么,在干什么就讲什么。比如,见到气球就说“气球”,见到灯就说“灯”。另外,妈妈还可以边逗笑边念儿歌给宝宝听,也可以合着音乐的节拍抱着宝宝跳舞。但不能让孩子整天在音乐声的包围中,每次5-10分钟即可。
3.对宝宝的发声要应答,让小儿看清成人的口型,开始时发音可慢些,促使小儿模仿。成人发音要规范、简单、不说“儿语”。
? 宝宝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时,能较迅速地反应,会回头寻找呼叫的人。
1.宝宝在视野范围内用目光寻找声源,实际上是宝宝大脑额叶开始发育,能指挥眼球运动了。从这阶段开始,宝宝已能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转头寻找声源了。视觉听觉协调能力对宝宝早期认知十分重要。
2.在不同的方向呼唤宝宝的名字,鼓励他转向声音的方向并用眼光去找发出声音的人。此时,叫宝宝的名字,宝宝有了明确的表现,他真正意义上理解了名字的含义。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大人与宝宝真正语言互动的开始。
3.宝宝除了会回应自己的名字外,他现在也可能会把别人的名字跟人联系在一起了。您可以带他见其他的小宝宝,将小宝宝介绍给他认识,宝宝很快就能记住小宝宝的名字了。您要问他“波波在哪里?”看看他是否会看着小波波。进一步,让宝宝理解不同的名字的含义。
4.您的宝宝现在还不能转头寻找声源,您可以有意识的在宝宝的视线内把拨浪鼓、捏响玩具等弄响给他听,等他注意后,再慢慢移开,让他追声寻源。经常做这种视听结合的学习,对于宝宝建立早期的视听经验非常重要。进一步在宝宝视野外发出声音,吸引宝宝转头去找。
? 4-6个月宝宝能区分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声音。
1.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能够鉴别言语的节奏和语调的特征。能根据周围语言环境改造自己的语音,母语中没有的语音逐渐“消失”。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给宝宝一个良好的言语环境,给宝宝听标准的语音。
2.您可以和宝宝玩“听音找人”的游戏,继续练习宝宝对声音的辨认能力。如,爸爸妈妈分别站在宝宝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分别来叫他的名字(叫名字时,要将口及面部肌肉遮住),看宝宝能否用眼睛寻找是谁发出的声音。您还可以给宝宝听各种动物的叫声、鸟类的啼鸣声,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等,扩大声音的范围,观察宝宝的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