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线城市房价领涨,深圳涨了33%,上海涨了17%。当一个城市的房价年增长超过30%的时候,城市里的居民大概什么工作也不想做了——买不起房的自暴自弃,买得起房的坐收渔利。 如果说房地产政策的不断调整在宏观上只是数据的体现,那深入到寻常百姓人家那就是如同过山车一般的体验。

肯尼迪曾说“如果当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呆在里面了”。当整个社会都潮水般扑向房市的时候,我们更应用理性的思维分析其背后暴涨的原因。除了政策导向之外,还有两大客观因素—— 一线城市的房价暴涨,与其稠密的人口净流入量分割不开。今天的一线大城市,人口净流入量都以百万为单位计,无时不刻在向北上广深等几座中心城市聚集。 城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增长又形成良性的循环和经久不衰的扩张势头。 以上海为例,单就整体经济规模,早已超越多个国家,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供应却非常有限,住房供不应求,而价值膨胀也是顺理成章的。 从2005年到2015年,我国的广义货币总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速一路小跑。以2015年为例,去年我国的货币总量增加将近14%,但GDP增长却是6.9%。货币增发的速度达到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跑得最快的大概就是印钞机了。 而由于通货紧缩和实体经济的不振,最近一年央行持续降息六次,又造成了货币持续宽松的状态。 银行不保险,股市像冒险,每个人都感觉到口袋里的钱在贬值,这样的情况迫使我们选择一个可靠的避险性投资,房市再一次成为最佳选择。最起码,你住或不住,房子就在那里。
 [size=0.83em]1444298102340_000.jpg (70.4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16-10-12 10:10 上传
如何用这三个因素判断二三线城市的房子是否有增值空间?到底是哪一个利益方愿意看到房价上涨而不断推动?调控房价的国五条依然有效吗?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该如何维稳房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