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多动阳气旺 老来静养益肾脑

[复制链接] 0
回复
17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聊天灌水

106

主题

805

帖子

17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35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1-3 10:2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
人一生的阳气,遵循开拓和守成的变化过程。少年时期阳气初生,到了青年时期阳气达到最旺盛、最有活力的状态,进入老年以后阳气活力减弱,这时它不再开拓,只要守住自己一生的“成绩”就行。所以,老年人阳气衰退,需要注意收藏,不宜大量过度释放能量。但现在的社会经常出现相反的情况,年轻人天天胡吃海塞,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是上网玩游戏,一坐几个小时不活动;老年人则迷恋各种动感的广场舞,一跳就是一两个小时。应该说,这两种生活习惯都不健康。
  年轻人由于气血旺盛,需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才能使旺盛的气血充分运化开。运动量不足,直接的后果就是气血不畅,天长日久会引起气滞血瘀。现在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和年轻人不注意运动锻炼有一定关系。相反,多运动的年轻人大多生机勃勃,使阳气得以生发。如果不运动,阳气就不能充分打开,整个人的状态也会萎靡不振,也就无法为年老时阳气的守成打好基础,从而连累年老时的身体状况。
  进入老年以后,由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人体的阴阳气血会主动收敛潜藏,以肾精的形式储存起来。如果从事剧烈运动,就很容易扰动精神气血,相当于调用自己的精气来弥补运动消耗。而肾精有一定的储备量,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损耗,反而表现出精力旺盛的状态,但长久来看肯定是有害的,等肾精的储备严重不足时,人就会突然出现体质下降等问题。因此,老年人适合静养,从而使得五脏安和,五脏的精气进一步汇合成肾精。肾精充足,老年人的体力和反应能力就会有较好的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静养绝不等于完全静止不动。很多老年人气血不足,容易变懒,习惯天天躺着或者坐着,这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静养的正确含义应该是,避免剧烈的运动和精神波动,代之以舒缓流畅的运动,保持精神安逸。我国传统的内家拳术都符合这个要求,可以涉猎一下。另外,饭后悠闲地散步也是很好的方式。总之,目的就是要使精神安定下来,保持气血流畅,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