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智尚汽车小镇 : 特色小镇建设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

[复制链接] 0
回复
399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1 00:11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社会热点

    1799

    主题

    524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我的微信公众号:二民说事,欢迎添加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571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7-22 08:0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江苏盐城
    智尚汽车小镇网络系列文章之:
                  特色小镇建设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
                                    文/盐城智尚汽车小镇智库
        盐城智尚汽车小镇的建设,尽管根植于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环境。但溯源盐城经开区1992年以前的物理环境,这里还是乡村。即便是现在,还是一边承接城市功能,一边是连接乡村生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设特色小镇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镇,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能够从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有机联系起来,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实现融合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广阔思路。在城乡接合部建小而精的特色小镇,能够在有限的城乡空间里不断优化生产力的布局,充分融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在形成产业集群、城镇生活圈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建设特色小镇,可以发挥其平台集聚作用,吸引工业和服务业的进驻,帮助小镇周围的农村走上产业多元发展道路,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与工业相比,农业由于土地规模有限、生产率提高缓慢,即使有持续投资,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且,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现代工业在农业基础设施、生产工具、生产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产品创新。因此,农村难以仅依靠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来吸纳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
    建设特色小镇,可以通过产业对接、城乡生活方式对接,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城市化、工业化的因素,实现城乡之间在文化层面的交流融合,这对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也是现代化在乡村持续推进的重要基础。这种融合可以通过产业对接等形式,将开放创新、合作协调、科学管理等观念潜移默化地输入传统农村,推动乡村加快实现现代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这些小镇既激发了新经济发展活力,又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在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城乡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加速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是个战略任务,特色小镇要在其中担责赋能,需要重点做好特色产业、功能叠加、融合发展、政策配套等四篇文章,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产业上突出新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抓好这一牛鼻子,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才会走活。特色小镇的发展区别于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传统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以中国乡村特色文化、特色地域、区位环境、产业发展历史等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融合特定区域及其历史人文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只有充分借助现代经济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市场、业态等因素,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经济、融入现代市场,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功能上突出复合。当下,中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滞后于城市,而特色小镇作为在乡村植入现代要素的复合平台,应积极发挥功能叠加的优势,实现产镇融合、人文与自然融合、创新与传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通过集聚和利用乡村资源要素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产业对接、文化交流,优化乡村创业创新生态,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通过倡导和推广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等生态环保理念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总之,要通过各相关功能的叠加和复合,放大综合效应,带动乡村发展,为农村人口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和金融、科技、电商、时尚、交通物流、文旅休闲、健康养老等综合配套服务。
    在工作思路上突出融合。应注重将特色小镇培育成城乡融合、区域统筹的重要载体。构建新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多规融合,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二元结构突出问题,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市交通、通信、网络、教育、医疗等现代基础设施与现代服务体系向特色小镇延伸,使特色小镇成为乡村与城市连接的重要节点,加快将特色小镇良好的生态资源、土地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健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在政策措施上突出完善配套。特色小镇建设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精神,结合各地工作实际,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各种形式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乡村土地资源融入现代经济流转体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围绕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增强要素流动的协同性,推动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突出乡村发展特色,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我的微信公众号:二民说事,欢迎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