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根本目的在于让群众住得好、过得好。把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我市积极打造农房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标杆”,全市43个新型农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特色田园乡村。
围绕特色田园乡村目标定位,我市进一步注重土地集约利用,坚持融入乡村元素,呵护村庄肌理,提升规划设计,实现新型农村社区与老村庄的现代融合,体现风情水乡型建筑风格特色,提升居住品质,让农民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暖心。
在盐都区尚庄镇塘桥村,不仅有充满现代气息的新社区,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老村庄,小巷铺上青砖,老坛子、石磨洞里种上花草,便成了风景。厕所改造,生活污水全部进入镇里的污水管网,争创最美巷道、最美庭院的号角已经吹响……村容村貌增“颜”提质。
▲盐都区大纵湖镇三官村
“有面子,还要有里子。”我市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大力推进创建村庄“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提升乡村自然环境。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业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河岸整治,加强村庄垃圾、污水等生活污染物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着力营造优美和谐的田园景观。
▲滨海县东坎镇长法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治理创新。我市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模式,稳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在创建村庄积极推行“美丽庭院”建设,引导农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文明风尚,实现公共区域和农家庭院同步美化,住房条件和生活品质同步提升。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累计挂牌星级“美丽庭院”示范户4610户。
诗意栖居,留住乡愁各美其美
▲建湖县恒济镇恒东新型农村社区
依河枕水的民居,家家有院、户户花开,让人全面感受乡村之美;目之所及的白墙灰瓦,“马头墙”“花格窗”等建筑风格,再现里下河风情;古树古井古桥等历史遗存,磨盘、石碾等老物件,诉说着乡愁的绵延……
▲东台市安丰古街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贵在各具特色。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过程中,我市坚持不破坏村庄原本的自然肌理,延续村庄与自然有机相融的空间关系,避免了“千村一面”;坚持“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努力让特色田园乡村提供更多景观产品。
▲阜宁县金沙湖镇喻口村
新老融合,留住乡愁。我市立足各地村庄自然条件、特色风貌和田园景色,结合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弘扬乡土文化,努力彰显我市“河居”文化、“移民”特色、“红色”基因。同时,结合“河长制”工作,着力改善水生态;运用石磨、水缸、农耕器具等材料打造村内微型节点。
▲大丰区大桥镇大桥新型农村社区
盐都区蒋河新型社区采用白墙黛瓦、花窗镂空围墙,建筑错落有致、风貌独特。该村在建设中既注重新村特色、又注重新老村庄的衔接;重点保留、保护距今200多年历史的沈氏家祠、120多年历史的条石码头,三棵百年古树,使整个村庄充满回忆。
▲大丰区新丰镇太兴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产业——荷兰花海
安居乐业,红色朝荣。大丰区丰华街道朝荣新型农村社区做足特色文章,精心打造“青砖白瓦围院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营建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等节点小品。同时,高标准建设红色广场,坚持新型农村社区与基层党组织阵地同步建设。
▲亭湖区黄尖镇花川新型农村社区
亭湖区黄尖镇花川新型农村社区充分尊重本地群众生活习惯,家前屋后砌筑“微菜园”,彰显乡村田园风光;充分利用本土材料,挖掘风土乡情,用好老房子,保护老物件,讲好老故事,营造老味道,唤起人们对乡愁的记忆。
▲东台巴斗村
行走在东台巴斗村,处处“渔”影随行,散发浓浓的渔村风情:房屋外墙上绘着帆船、海鸟、贝壳等图案,路边立着渔民海上劳作的小品雕塑,绿地点缀着海螺、乌贼等饰品……
近年来,巴斗村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品质、有机融入文化元素,打造“花园式”人居环境,实现了从环境提升到旅游发展的转型,呈现出美丽渔村与红色传承水乳交融、自然风光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的特色田园乡村景象。
宜居宜业,乡村唱响“田园牧歌”
夏日炎炎,蝉鸣阵阵。走进射阳县特庸镇王村,乡道两侧大片湖桑林,随风荡漾起层层“绿波”。“绿波”深处,古朴的徽式民舍和白色蚕茧形状的路灯,让蚕桑名村别具一格。
▲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新型农村社区
特庸镇王村挖掘资源禀赋,将蚕桑特色产业融入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通过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大力发展栽桑养蚕、桑苗嫁接产业,建立蚕丝被、桑葚酒、桑叶茶等加工企业,使更多农民集聚到蚕桑产业链发展上,精心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大丰区大中街道恒北新型农村社区农村淘宝服务站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农房改善过程中,我市夯实产业支撑,聚焦富民强村,做强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之帆正高高扬起。
——壮大产业规模。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积极开展村企联建,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参与联建的企业已达到1800多个,基本实现了一个村联建一个企业的目标,为创建村庄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一村一品”计划,全力打造根植于本村、经济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品牌,通过举办“草莓节”“西瓜节”等节庆活动,发挥资源优势,深化农旅融合,拓展特色田园乡村多种功能,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
——强化富民增收。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进“农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要素资源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不断拓展特色田园乡村的的新产业、新业态。结合农房改善,统筹规划整合利用闲散土地,壮大集体资产,形成规模效应,激发村集体造血功能。
▲射阳县洋马镇贺东新型农村社区万亩菊海
射阳贺东村强村富民菊花香;建湖县建河村大力推进特色玻璃加工业;东台官苴村线上线下齐发力,让“甜瓜瓜”变成“钱串串”;阜宁孔荡村依托“湖光春色”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滨海县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让闲置的屋顶变身“金屋顶”;响水云彩新型农村社区大力发展黄桃、苗木、蔬菜、药材种植等特色农业……
▲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新型农村社区
一个个如诗如画、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竞相媲美,不仅扮靓了盐阜大地,也稳稳地托起了老百姓的幸福梦、小康梦,奏响一曲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田园牧歌”。
来源:盐城市住建局